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6 17:38:01
業績:游戲持續高增,影視盈利扭虧
游戲板塊業績延續景氣,單季度實現營收約300億元,同比增長29.98%,環比增長近8.65%;歸母凈利潤單季度同比增長26.45%,利潤率維持在近三年高位。影視板塊逐步企穩,單季度實現營收93億元,同比小幅下降0.24%;歸母凈利潤0.79億元,環比由虧轉盈。
游戲:供需雙旺,行業高景氣
供給端方面,2025年行業供給顯著擴張。單月國產游戲版號數量已超過160款,對比2023年重啟初期的80余款,實現兩年多時間內的翻倍增長。自2024年8月《黑神話:悟空》爆火以來,政策環境全面轉暖,文化出海與科技屬性的雙重加持明顯。版號審批周期亦由過去的半年至一年普遍縮短至約三個月。今年上線的重點新品大多為2024年及更早獲得版號的項目,隨著版號放量節奏加快,預計自2025年起新批產品的流水將逐步在2026年及以后集中體現,供給側整體呈持續上行趨勢。
需求端在豐富內容供給的帶動下延續增長。今年以來,多題材、多類型產品(如射擊、恐怖、SLG、融合MMO等)輪番上線,推動整體游戲時長份額提升。根據艾瑞UserTracker數據,2025年3月游戲在移動互聯網的時長占比已升至6.5%,較上年同期的6.1%進一步提升。ARPU水平方面,據游戲工委測算,2025年上半年人均付費248元,同比增長13%,表明用戶娛樂支出進一步向游戲傾斜。
出海方面,行業盈利彈性持續增強。蘋果與谷歌自2025年起相繼開放第三方支付,渠道抽成比例下調,有望顯著改善出海游戲的利潤結構,為國內廠商海外業績帶來新增動能。
影視:政策端友好,業績底仍需等待
供給側,劇集行業的“廣電21條”,電影行業的內容審核放松、韓國娛樂業在國內展業有放松跡象,傳統娛樂內容的政策底已現。8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印發實施《進一步豐富電視大屏內容 促進廣電視聽內容供給的若干舉措》,發布包括“取消40集上限”“不嚴格限制古裝劇數量”“抓好紀錄片精品制作”“大力支持精品優秀動畫片”等21條改革措施,影視有望迎來政策底。
電影和劇集等傳統內容在政策支持下,有待內容改革,需要由供給推動需求復蘇。電影行業,進口片較2020~2022年已加大引進力度,《瘋狂動物城2》將于11月26日上映,有望帶動進口票房恢復;國產片還有待內容改革和創新,推動需求恢復。
展望:游戲高景氣有望延續,影視仍處左側布局期
游戲行業景氣度有望延續。版號供給穩定性顯著提升,政策環境全面回暖,行業業績有望保持高確定性。隨著2024年獲批項目在今年集中上線,2025年新增版號作品的流水預計將在2026年進一步釋放,供給端仍處于持續上行階段。需求端在內容創新、多題材布局及付費模式優化的帶動下,用戶付費意愿穩步提升,海外市場盈利彈性進一步增強,整體景氣度有望持續。
影視行業方面,仍處于左側修復階段。政策層面,“廣電21條”等信號顯示供給側持續改善;但需求回暖仍需優質內容推動。2025年進口大片《瘋狂動物城2》《阿凡達3》有望提振年底票房表現,而短劇、漫劇、粉絲經濟等新興內容形態保持30%以上增速,雖處早期階段但釋放出積極信號。總體而言,影視板塊仍在筑底階段,靜待優質供給出現以確認行業復蘇趨勢。
投資:游戲ETF(516010)規模突破30億,影視ETF(516620)迎來左側布局窗口
短期來看,四季度進入業績真空期,資金面或轉向主題性行情,游戲與影視板塊催化因素較多,有望成為階段性主線并跑出超額收益。中期來看,游戲行業高景氣度有望延續,AI主線若進一步向應用端擴散,將為游戲內容生產與交互體驗帶來更大想象空間。影視行業方面,政策底已確立,業績底仍需耐心,需要后續優質供給的出現來確認行業復蘇。截至2025年11月4日,游戲ETF(516010)規模已突破30億元,創年內新高;近期受AI漫劇主題推動,影視ETF(516620)市場關注度持續上升。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