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07 09:35:44
|2025年11月7日 星期五|
NO.1 華泰證券:電網設備三季度業績分化明顯 出海邏輯仍強勢
華泰證券研報稱,按照電網設備板塊整體三季度歸母凈利潤的增速來看,非特高壓主網、特高壓主網、配電、電表分別為38.2%、5.2%、-23.6%、-28.4%,呈現出較為明顯的差異。非特高壓主網板塊業績表現較好,主要系該賽道出海保持高景氣,疊加網內主網建設需求持續較強。配電層面,企業出海收入及訂單同樣保持高速增長,但國內受到網內集采降價以及網外新能源、工業需求增速減弱的影響,國內收入占比仍較高的企業受到的拖累較大。特高壓板塊收入同比較為穩定,主要系國內市場交付節奏較慢。電表企業業績表現不佳,主要系前期價格大幅下滑,該部分訂單逐步交付,企業盈利承壓;同時海外市場競爭加劇。以變壓器為代表的一次設備出海邏輯仍然強勢,無論主網、配網,從訂單及收入來看仍然呈現高速增長態勢。展望后續,高電壓等級電網設備的緊缺更具備持續性。
NO.2 中信建投:鋁供給增量轉向海外 不改供需緊平衡格局
中信建投研報稱,未來三年全球電解鋁供需基本處于平衡狀態,但是這種平衡建立在中國電解鋁滿產超產,海外電解鋁新增產能如期釋放的基礎之上,供應稍出問題便會供不應求。當高價格—高利潤—新供應的傳導鏈條受制于供應時,價格就具備了易漲難跌的基礎。同時,歐美AI投資競賽遭遇缺電瓶頸,對歐美超過400萬噸的存量供應構成擠出威脅,一旦觸發,鋁價或會出現加速向上。
NO.3 中金公司:量子計算正處于由科研突破向商業落地的關鍵拐點
中金公司認為,量子計算作為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前沿方向,正加速從實驗驗證走向商業化應用。隨著全球科技巨頭(谷歌、IBM、微軟等)不斷突破量子比特規模與糾錯精度,中國在“祖沖之”“九章”等原型機實現多點超越,ICV預計全球量子計算市場規模在2024—2035年由50億美元增長至8000億美元以上,CAGR超55%。其中,硬件環節先行受益,測控系統、稀釋制冷機等核心設備有望早日進入量產周期。研報判斷,量子計算正處于由科研突破向商業落地的關鍵拐點,硬件環節或將率先實現產業化突破。
免責聲明:本內容與數據僅供參考,不構成交易建議,使用前請核實。據此操作,風險自擔。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