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11 22:35:56
每經記者|朱成祥 每經編輯|金冥羽 董興生
11月11日,大牛股上緯新材11點20分左右直線拉升,午后“20CM”漲停,今年以來累計上漲1863.8%。
消息面上,11時11分,微信公眾號“智元上緯”發布兩張圖片,圖片內容為人形機器人,分別配有文字“大有可為”和“敬觀其變”。其中,第一張圖片標有數字1.88,似乎預示著這將是1.88米的全尺寸人形機器人。
圖片來源:智元上緯微信公眾號
該微信公眾號主體正是上市公司上緯新材,值得一提的是,這是該微信公眾號的首篇推文。當日下午,智元創新(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即“智元機器人”)相關負責人表示:“上緯新材獨立開展具身智能業務,不是聯合智元開展。”
智元機器人受鄧泰華實際控制,而上緯新材實控人同樣為鄧泰華。兩家公司均開展具身智能業務,是否構成同業競爭?
對此,北京市京大律師事務所律師幺博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并不是(同一)實控人就能直接認定同業競爭。”
11日晚間,上緯新材發布《股票交易風險提示公告》,稱公司與關聯方各自獨立開展具身智能機器人業務,應用場景不同,確保與關聯方不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實質同業競爭。
上緯新材也要做機器人?
從智元上緯微信公眾號和智元機器人相關負責人的回復來看,上緯新材正欲拓展具身智能業務。
目前,上緯新材實控人為鄧泰華,其畢業于電子科技大學計算機通信專業,曾任華為公司副總裁、無線產品線總裁、計算產品線總裁,是通信與人工智能領域的資深專家;現任智元機器人董事長兼CEO。
智元機器人也受鄧泰華實際控制。通過直接持股以及作為執行事務合伙人,鄧泰華通過桑蓬(上海)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蓬翼(上海)機器人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興夙(上海)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管鮑(上海)科技合伙企業(有限合伙)控制智元機器人56.40%的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在9月24日披露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變動公告中,上緯新材表示,鄧泰華已作出保持上市公司獨立性、避免同業競爭、減少和規范關聯交易的承諾,確保公司經營獨立性。
對于上緯新材拓展具身智能業務是否構成同業競爭的問題,11月11日下午,記者咨詢了智元機器人相關負責人,不過并未收到回復。同日,記者致電上緯新材董秘辦公室,但未能接通。
關于是否構成同業競爭,中國證監會曾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注冊管理辦法》相關適用意見。該意見顯示,同業競爭的“同業”是指競爭方從事與發行人主營業務相同或者相似的業務。
核查是否構成“競爭”時,應當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結合相關企業歷史沿革、資產、人員、主營業務(包括但不限于產品服務的具體特點、技術、商標商號、客戶、供應商)等方面與發行人的關系,以及業務是否有替代性、競爭性,是否有利益沖突、是否在同一市場范圍內銷售等。
上緯新材此前公告稱,公司發函向公司收購人暨控股股東智元恒岳及實際控制人鄧泰華核實,截至目前,收購方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動人致遠新創不存在在未來12個月內對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業務進行出售、合并、與他人合資或合作的明確計劃,或上市公司擬購買或置換資產的明確重組計劃。截至目前,未來36個月內,智元創新(即智元機器人)不存在通過上市公司借殼上市的計劃或安排。
11月4日,上緯新材也公告表示,董事會換屆選舉后,公司將在不存在與關聯方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實質同業競爭的前提下,在不存在嚴重影響獨立性或者顯失公平的關聯交易的前提下,與關聯方各自獨立開展業務,發展具身智能機器人業務,公司在人員、資產、業務、機構、財務等方面均保持獨立。
11日晚間,上緯新材公告稱,公司股票自2025年7月9日至11月11日累計上漲1573.52%,短期漲幅顯著高于相關指數漲幅,存在隨時快速下跌的風險。
公司于近期開展的具身智能機器人業務處于產品開發階段,尚未實現量產及規模化銷售,相關業務尚未形成營收及利潤,預計不會對2025年度業績產生正向影響。公司與關聯方各自獨立開展具身智能機器人業務,應用場景不同,確保與關聯方不構成重大不利影響的實質同業競爭。
公司主營業務仍為環保高性能耐腐蝕材料、風電葉片用材料、新型復合材料以及循環經濟材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生產經營未發生重大變化,市場環境或行業政策未發生重大調整,生產成本和銷售等情況未出現重大變化。
記者|朱成祥?
編輯|金冥羽 董興生?杜恒峰
校對|許紹航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 ?nbdnews? 原創文章|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復制及鏡像等使用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