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11-20 22:15:56
每經編輯|許紹航
11月15日,廬山“9·27”驢友野游救援事件處理有了最新進展,當地政府依法依規對被困“驢友”追償7.4萬元救援費用。此前,該野游活動組織者已被行政拘留10日。

圖:江西應急廳對旅游實施雙懲
據悉,本起事件中的11名“驢友”通過微信群相約9月27日于九江廬山爬山,集結后卻不走尋常路,一起前往廬山五老峰景區未開放區域“四峰澗”探險。當日16時30分,其中1名“驢友”在攀爬過程中從懸崖壁墜落,不幸身亡。

圖源:江西衛視
看到隊友墜落后,其余10名“驢友”立即向外界求援。當地政府接到警情后,火速集結救援力量120余人,攜帶專業裝備,趕赴事發區域展開救援。
9月27日18時許,救援隊伍進入事發區域現場開展救援,并與被困人員取得聯系,了解到8名人員被困在原地,另外2名人員已結伴前往尋找墜崖人員。搜救過程中,公安部門通過多種偵測手段同步對另外2名結伴人員位置進行偵測,當天23時許確認這2名人員已安全返家。
經過一天一夜的野外搜尋,9月28日21時30分,救援人員將8名被困人員送至安金地帶。
考慮到動用大量公共資源實施救援,當地決定依法追償救援成本費用。11月2日,當地政府召開警示約談和救援費用追償會,依法依規對“驢友”共追償7.4萬元救援費用。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江西省首次對違法違規探險活動實行“雙懲”:既追究行政責任,給予拘留和罰款的行政處罰,又追究民事責任,即追償救援費用。
對違規探險者同步追究行政與民事責任,此案例引發廣泛關注,不少網友表示“支持嚴懲!”“建議全國推廣”。

圖:部分網友評論
近年來,類似事件屢見不鮮:徒步前往未知路線迷路、“驢友”違規穿越禁區、游客無視警告遇險……每一次救援都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甚至讓救援人員也面臨生命危險?!叭珖茝V”呼聲的背后,反映出公眾對任性冒險行為浪費公共救援資源的強烈不滿。

圖源:瀟湘晨報
對此,同濟大學法學院助理教授張玉濤表示,從長遠來看,針對違規探險的實踐問題,構建更為明確的立法方案,可能是未來的發展趨勢。在立法操作中,應當形成“框架性國家立法”與“精細化地方立法”相結合的配套模式。
目前,不少地方已經對違規探險行為的責任追究機制作出了細化探索。
深圳、安徽、四川、新疆等地推出了《深圳經濟特區自然災害防治條例》《安徽省旅游條例》《四川省登山管理辦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助性戶外運動安全管理暫行辦法》。這些文件均針對違規旅游者的救助費用承擔,作出了相應規定。
編輯|許紹航 杜恒峰
校對|何小桃
封面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每日經濟新聞綜合自央視新聞、江西衛視、瀟湘晨報及公開資料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