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要聞

每經網首頁 > 要聞 > 正文

公司快評|知網被罰5000萬元,個人信息保護不是說說而已

每日經濟新聞 2023-09-06 18:20:45

每經評論員 王嘉琦

知網(CNKI)是國內最大的學術文獻數據庫,也是很多學生和研究者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如此重要的平臺,竟然存在嚴重的違法處理個人信息的行為。

9月6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對知網(CNKI)作出了網絡安全審查相關行政處罰的決定,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并處以人民幣5000萬元的罰款。

根據通報,知網運營的14款App,存在違反必要原則收集個人信息、未經同意收集個人信息、未公開或未明示收集使用規則、未提供賬號注銷功能、在用戶注銷賬號后未及時刪除用戶個人信息等違法行為。

這些行為不僅違反了《網絡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也嚴重損害了用戶的合法權益。

隱私是連接個人與網絡空間的“橋梁”,是個人在數字時代的基本權利。如果放任這種橋梁被肆意破壞,用戶就會失去對自己信息的控制權,也就會失去對個人生活的主動權。所以,不能對個人信息保護視而不見,不能對違法行為坐視不管。

經營者收集、使用消費者個人信息一定要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這不僅是法律規定的底線,也是社會道德的基本要求。如果經營者為了謀取利益而無視用戶權益,那么就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和后果。網絡并非法外之地,只有讓隨意收集、泄露他人信息的違法人員付出代價,接受社會的譴責及法律的懲罰,才能構建公民信任。

《個人信息保護法》已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施行。這是我國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邁出的一大步。《個人信息保護法》和《民法典》《刑法》《國家安全法》《網絡安全法》等構成了信息保護的立體法律體系,保障個人享有更多更強的隱私權利,并有更多更有效的救濟途徑。

當然,法律的出臺并不意味著問題的解決。還需要個人提高自身的隱私意識,保護好自己的信息,不要輕信、泄露、授權給不可靠的第三方。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參與社會監督,對于發現的違法行為,要及時舉報、投訴、維權,讓違法者無處遁形。

知網被罰5000萬元,是對其違法行為的懲戒,也是對我們隱私權利的提醒。個人信息保護不是說說而已,而是要用實際行動來落實。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個人信息保護 知網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

每經經濟新聞官方APP

0

0

国产午夜精品理伦片,亚洲手机在线人成网站播放,欧美一级一级a做性视频,亚洲国产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有码动漫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在线 | 久久艹国产原创中文字幕 |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 视频一区二区美女引诱 | 色多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