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30 23:48:50
5月30日,工信部發布《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旨在2028年前實現全國公共算力標準化互聯。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表示,算力互聯互通能打破芯片和算力局限,通過構建通用體系、統一標準,實現不同芯片和算卡的兼容。這將提高計算中心效率,降低成本,打破國外芯片壟斷,并利用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靈活調度算力資源。同時,數據清洗作為關鍵步驟,能在保護用戶隱私的前提下,使數據用于有價值的分析和訓練。
每經記者|張宏 每經編輯|陳旭
5月30日,工信部印發《算力互聯互通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提出,到2028年,基本實現全國公共算力標準化互聯,逐步形成具備智能感知、實時發現、隨需獲取的算力互聯網。
什么是算力互聯互通?如何實現算力互聯互通?需要建設哪些基礎設施?實現算力互聯互通對我國技術及經濟發展有什么好處?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對實現算力互聯互通有何幫助?實現算力互聯互通的過程中,能否做到隱私保護?
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每經記者)電話采訪時表示,我國擁有龐大的市場,不同應用場景對算力有著多樣化的需求,這為算力資源的靈活調度提供了廣闊空間。通過實現互聯互通,可將閑置算力資源調配給有需求的用戶,從而顯著提升計算中心的使用效率,進而盤活整個市場。同時,也能夠打破國外芯片廠商的壟斷。
工作人員在中國移動智算中心(呼和浩特)機房中維護設備 新華社發(蘇雅立攝)
本次《行動計劃》的出臺,是為了加快構建算力互聯互通體系,實現不同主體、不同架構的公共算力資源標準化互聯,提高公共算力資源使用效率和服務水平,促進算力高質量發展。那么,什么是算力互聯互通?
項立剛告訴每經記者,過去,不同的芯片對應著不同的模型,彼此之間缺乏互通性。這導致算力開發必須局限于使用特定芯片,而且模型構建也必須使用與之匹配的芯片模型。這種局限性使得眾多芯片和算力的潛力無法得到有效整合。
算力的互聯互通,旨在打破這種局限,實現無論何種模型,都能夠使用不同的算卡、不同的芯片來執行。
如何實現算力互聯互通?需要建設哪些基礎設施?
每經記者注意到,《行動計劃》提出,要集中力量開展高性能傳輸協議等網絡傳輸技術研究。推動數據通信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高性能路由器、高速無損網絡技術研究,支撐數據高效入算、算力無損互聯。攻克算力標識關鍵技術,研制新型算力標識網關,提高多樣化算力感知能力。全面突破算網云調度技術,優化各類算力資源管理、算網融合協同調用及算力應用云化編排部署。
項立剛認為,要實現算力互聯互通,需要打通訓練過程,構建一個可兼容的通用體系。針對兼容問題,可以通過開發專用接口,利用一款軟件將不同芯片進行整合,從而實現全部芯片的兼容。此外,標準必須統一,接口需要開放,包括格式、算子等基礎要素都應參照共同的標準。
《行動計劃》指出,要制定算力互聯標準化指南,建立算力互聯互通標準體系。推動不同算力服務主體間使用統一調用接口和通信協議,促進算力應用和數據靈活遷移調度,增強算力資源可調用能力。
項立剛向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就好比我們要修建一條道路,讓各種各樣的車輛在上面行駛。對于車輛,肯定有一定要求,比如小汽車的重量、車輛間距等,這些都有明確標準,這樣才能保證它們共同運行。
再比如,如果電腦文件格式各不相同,比如圖片格式有GIF、JPG、PNG等,而用戶使用一個瀏覽器或讀圖軟件去查看圖片,當遇到不支持的格式時,就無法打開,這就無法形成一個共通的平臺。因此,我們需要打通格式、接口、文件等方面的差異,使其能在任何一個計算平臺或模型上計算。
實現算力互聯互通對我國技術及經濟發展有什么好處?
“實現互聯互通之后,無論是某一廠家生產的新舊版本芯片之間,還是不同廠家生產的芯片之間,都能夠實現兼容。這樣一來,之前已經建成的計算中心就可以實現復用,從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強能力。”項立剛告訴每經記者。
記者注意到,《行動計劃》提出,要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推動算力互聯互通為主線,先試點后推廣、先互聯再成網,構建數字經濟發展新底座,有力支撐制造強國、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
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對實現算力互聯互通有何幫助?對此項立剛認為,我國擁有龐大的市場,不同應用場景對算力有著多樣化的需求,這為算力資源的靈活調度提供了廣闊空間。
項立剛還分別從計算中心的使用者和建設者的角度闡述了算力互聯互通的好處。
對于計算中心的使用者而言,若要構建并訓練模型,自行建設計算中心往往面臨高昂成本。此時,可借助其他市場主體已建成的計算中心進行訓練,待訓練完成后,再向其支付相應費用。
對于計算中心的建設者來說,若僅服務于某一種特定訓練任務,可能會導致計算中心長時間閑置,造成資源浪費。通過實現互聯互通,可將閑置算力資源調配給有需求的用戶,從而顯著提升計算中心的使用效率,進而盤活整個市場,同時也能夠打破國外芯片廠商的壟斷。
由于市場參與者眾多、需求各異,不同批次、不同場景下的算力需求也各不相同。正是這種龐大且多元化的市場環境,為算力的互聯互通創造了可能與機遇。若市場規模狹小,單一主體自建自用,便無需考慮互聯互通的問題。而我國存在大、中、小型各類企業,同時也有著豐富多樣的應用場景和需求,這使得互聯互通成為提升算力資源利用效率、滿足多樣化需求的必然選擇。
《行動計劃》同時提及隱私保護。在實現算力互聯互通的過程中,為何會涉及隱私保護?
對此項立剛告訴每經記者,如果不同算力平臺實現互聯互通,就會涉及大量數據處理,其中包括數據清洗這一關鍵步驟。
“以購買火車票為例,你在購票平臺上填寫的信息,如身份證號、姓名、出發地和目的地等,這些都屬于個人隱私信息。這些信息非常具體,甚至包含了你的出生年月、性別等詳細內容。”項立剛表示,當這些數據被用于其他場景時,就需要進行數據清洗,將其中的個人隱私信息,如姓名、身份證號等具體信息去除,只保留一些基本的、非個人化的特征,例如性別、出發地和目的地等。
他強調,經過清洗后的數據,雖然不再包含個人的具體信息,但仍然可以用于訓練和分析。例如,通過大量類似的數據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普遍趨勢,比如早上通勤人群中,男性占比是多少、他們通常會選擇什么樣的路線和交通工具等。這種分析結果反映的是群體行為的普遍特征,而不是某個具體個人的信息。
“因此,在數據處理過程中,數據清洗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它既能保護個人隱私,又能使數據能夠用于有價值的分析和訓練,從而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項立剛說。
封面圖片來源:新華社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