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6-19 15:43:11
6月19日,交通運輸部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副主任謝輝介紹,下一步,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將通過發展會員、服務會員、組織會員,積極打造創新融合、知識分享、政策對話、凝聚共識、傳播理念等五大平臺,為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踐行全球發展倡議、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支撐。
每經記者|張蕊 每經編輯|陳星
6月19日,交通運輸部舉行“弘揚上海精神 促進可持續交通合作”主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高官會議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背景、重點議程等。
交通運輸部國際合作司副司長王星星介紹,經國務院批準,按照節儉辦會、務實高效的要求,交通運輸部將于今年6月30日至7月2日在天津合并舉辦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高官會議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交通部長第十二次會議。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為了促進全球的交通合作,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聯合相關領域全球的頭部企業及機構發起成立了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以下簡稱聯盟)。
中國國際可持續交通創新和知識中心副主任謝輝介紹,聯盟于去年4月正式獲批成立,會員為來自13個國家的56家交通運輸、金融和科技領域的公司和機構。聯盟的宗旨是打造可持續交通創新的合作平臺,推動全球可持續交通發展,定位于國際性、行業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
全球可持續交通創新聯盟運行情況如何?主要開展了哪些工作?針對這一問題,謝輝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介紹,首先是開展可持續交通戰略、政策、規則、標準研究,2024年已發布了《可持續航空燃料發展路徑研究報告》。
其次是支持開展全球可持續交通優秀案例征集工作,聚合聯盟成員的創新思想,支持創新、推廣創新。2025年已推薦三個全球最佳實踐案例。
再次是支持重點地區交通產業發展建設。2024年組織聯盟成員支持湖北花湖國際自由貿易航空港、河南鄭州航空港國際樞紐的投資推介活動。
此外,聯盟與各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對接和交流機制,開展國際合作,2024年組織召開了中日韓運輸與物流政企對話會議。
“下一步,聯盟將通過發展會員、服務會員、組織會員,積極打造創新融合、知識分享、政策對話、凝聚共識、傳播理念等五大平臺,為保障國際物流供應鏈的安全穩定、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踐行全球發展倡議、推動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支撐。”謝輝說。
針對過去一年中國可持續交通取得的成就以及未來展望,王星星從國際、國內兩個方面作了介紹。
“國際方面,我們服務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推進全球可持續交通合作取得新進展。”王星星說,去年7月上旬,已成功舉辦中歐跨里海直達快運開通儀式,推動建設以鐵路、公路直達運輸為支撐的亞歐大陸物流新通道。
去年11月中旬,與秘魯方面密切配合,成功舉辦秘魯錢凱港開港儀式,開辟拉美與亞太地區之間海上運輸新通道。
去年9月下旬,成功舉辦全球可持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發布《中國可持續交通發展報告2023》《全球可持續交通發展研究報告2023》等務實成果,簽署多份交通領域雙邊合作文件,充分展示了我國在可持續交通領域的發展成就。
“國內方面,我們堅決守牢交通運輸安全發展底線,行業運行保持安全平穩;加快推進交通物流降本提質增效,交通運輸服務質效不斷提高;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綠色發展基礎不斷鞏固;持續增強交通運輸創新發展能力,新業態、新模式蓬勃發展。”他說。
王星星表示,下一步,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深入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聚焦“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美好愿景,構建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打造“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加快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包容、韌性的可持續交通體系,努力當好中國式現代化的開路先鋒。
封面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