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經濟新聞 2025-09-03 20:25:26
AI浪潮洶涌而來,未來已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愿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不一樣”,守住自己的“不一樣”——無論AI如何發展,在人生這盤獨特的棋局里,每個人都該做自己的棋手,用獨立與個性,下好屬于自己的每一步棋。
每經評論員 付克友
秋季開學之際,著名棋手柯潔在接受魯豫訪談時,回應了“如何面對AI、應對AI”這一熱點話題。這不僅是柯潔個人需要作答的問題,更是當下無數人共同面臨的時代之問。
談及面對AI的感受,沒人比柯潔的記憶更深刻。多年前,柯潔與AlphaGo展開人機大戰,最終以0:3告負。那次慘敗,本質上是人工智能強大算力對人類記憶與計算能力的碾壓——當AlphaGo走出超越人類千年棋譜認知的“神之一手”時,不僅暴露了雙方間難以逾越的算力鴻溝,更讓人類的智力“王冠”驟然墜落。
面對這樣的結局,柯潔曾痛徹心扉地感慨“十幾年的努力失去了意義”。他清醒地意識到,對陣人工智能,人類在圍棋棋盤上已難有勝算,圍棋也無法再成為他生活的全部。年輕的生命與心態,理應去探索更多可能。正因如此,數年后他選擇進入清華大學深造,開啟人生新的篇章。
而在此次與魯豫的對談中,柯潔的另一段話引發廣泛熱議:“我一直試圖讓自己保持一個銳度與棱角。無論未來自己多少歲,希望自己永遠是少年,哪怕60歲,也要是個‘少年老頭’。”這份堅守尤為可貴——經過幾年校園生活的沉淀,柯潔依舊保留著這份棱角與少年感。正如他年初在LG杯世界圍棋棋王戰決賽上的退賽之舉,至今仍讓人印象深刻。這種棱角,本質上是對標準化、算法化思維的主動抵抗,是人類個性與自主意識的鮮活體現。
事實上,守護這樣的棱角,本就該是大學的核心價值所在。大學并非培養整齊劃一、缺乏個性的“標準化人才”,而是要珍惜并守護那些無法被量化的人類特質:敢于懷疑的勇氣、自主審美的能力、自主抉擇價值的判斷力。它的意義遠不止于知識傳授與技能重塑,更在于守護人類區別于算法、對抗技術異化的核心能力——獨立思考與創新探索。在算法至上的時代,大學應當成為,也必須成為AI無法僭越的文明高地。
無獨有偶,近期多位領域內的領軍人物,在公開場合表達了與柯潔理念相呼應的觀點,共同為“AI時代如何守護人類價值”提供思考。
比如,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校長徐揚生在新學期入學典禮上致辭時,便直面AI時代的挑戰。他指出,人工智能時代下知識獲取愈發便捷,這使得批判性思維與獨立思辨能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他特別告誡現場4000多名新生,切勿讓自我思考能力逐漸“外包”給AI——因為思考是人類區別于其他生物的根本能力,更是人類創新與文明進步的基石。
又如,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莫言,在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2025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也傳遞出幾乎一致的認知。莫言坦言,AI時代的到來已勢不可擋,他也鼓勵大家大膽擁抱、合理使用AI;但與此同時,他明確提出“AI是有弱點的”。他舉例稱,曾在端午節嘗試讓AI創作一首紀念屈原的詩,盡管作品辭藻華麗、文采飛揚,卻始終缺乏真正的創新突破與真摯的情感體驗——而這正是人類創作獨有的靈魂所在。
為此,莫言還總結了一段充滿哲理的話:希望“每個人跟每個人都不一樣,每個人跟每個人也都一樣:都一樣的豐富,都一樣的幸福,都一樣的各具特色——都一樣的不一樣。”這番話精準點出了人類價值的核心:在AI提供趨同價值的基礎上,人類善于創造“不一樣”,而這份“不一樣”,正是每個人獨有的棱角、獨立的思考與鮮明的個性。
回溯這三位人物的經歷與觀點:柯潔在圍棋棋盤上被AI擊敗,卻借此開拓了更廣闊的人生邊界;徐揚生校長看到AI帶來的便利,卻更強調人類獨立思考的不可替代性;莫言親身體驗AI寫作,卻愈發確信人類情感與創新能力的獨特價值。他們的思考與實踐,指向了同一個答案:人類的價值,不在于與AI比拼算力,而在于擁有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在于追求算法般的完美,而在于保留獨屬于人的棱角。這份堅守,是對人性本質的守護,是對人類文明核心的捍衛。
AI浪潮洶涌而來,未來已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愿每個人都能珍惜自己的“不一樣”,守住自己的“不一樣”——無論AI如何發展,在人生這盤獨特的棋局里,每個人都該做自己的棋手,用獨立與個性,下好屬于自己的每一步棋。
如需轉載請與《每日經濟新聞》報社聯系。
未經《每日經濟新聞》報社授權,嚴禁轉載或鏡像,違者必究。
讀者熱線:4008890008
特別提醒:如果我們使用了您的圖片,請作者與本站聯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現在本站,可聯系我們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歡迎關注每日經濟新聞APP